日前,在报上看到福田水围村环境好,管理好,新建了水围文化广场等,成了全市"达标村"。再看看十年前水围村的出租屋、老街道,使人有恍若"隔世"之感,说"隔世"也对,确实是从20世纪进入21世纪了。
十年前,我听说水围村有口"龙秋古井",水质清甜,是400多年前打的一口"老井"。初夏周日,我去那里寻找,在村里走了一大圈,因人地生疏,一直未找到。当时,村里环境杂乱,也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坑坑洼洼的路面,走起来很不"爽"。因地势低洼,村里经常"水漫金山"。
由于自然条件差,过去村里的年轻男人,大多外出经商或打工,女人出嫁也早。改革开放后,很多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回乡寻根问祖,也都是先找龙秋古井,这口井,似乎成了古村的历史见证了。
水围村的老屋大约有600-700间,上世纪90年代,老屋大多用于出租,当时这里是外来人员密集的地方之一。照片中的出租屋,原先是两层的住宅楼房(典型的农民房),聪明的商家,将沿街这一边的墙面打通,店铺林立,琳琅满目。
《深圳特区报》作者 吕翔 200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