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蚝鸡鸭萝卜层层叠起家人亲戚朋友团团围吃
"里面有生蚝、鲜门鳝、鸭肉等15道菜,最底下是萝卜,一道素菜,本来就煮够了火候,再经过各种肴汁的浸泡,夹一块含在嘴里,味觉上是绵柔与清甜;咬一口,各种肉汁便从里面渗出......"当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下沙社区居委会的黄植生主任给记者介绍下沙的传统大盆菜时,记者忍不住地连吞了好几次口水。
大盆菜是下沙社区每年庆元宵的传统习俗,并沿袭了很多年。每年正月十五,旅居海外的福田区下沙籍同胞便纷纷返乡,探亲祭祖,与家乡父老同吃团圆的大盆菜。
1、一个故事盛着历史
关于大盆菜的发明史,黄主任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国故事:相传南宋端宗景炎三年(1278年),少帝被元兵追逼,避难到香港九龙城(当时的官富坊),当地乡民慌忙通知左邻右舍,于是各家各户就把各式剩余的菜拿出来倒在军用面盆里援助饥寒交迫的宋军。一盆盆百家菜杂汇成盆,竟香气四溢,令饥肠辘辘的宋军饱食一顿。
宋帝吃盆菜的故事,在现今香港的九龙、沙田、大埔、元朗、上水和深圳一带沿袭成风俗,历数百年而不改,成为村民聚亲会友,举办婚礼、添丁、入伙、喜庆丰收的一种庆祝方式。
下沙族人自立村以来就有"元宵"吃"盆菜"的传统,每到正月十五,搭"灯棚",点花灯,演粤剧,舞龙舞狮,全村老少欢聚一堂,很是热闹。黄主任说,一直以来,村里如果谁家这年诞下男丁,就要在正月初宴请全村人吃大盆菜。
2、一种做法香飘四方
据悉,广东沿海地区和香港新界乃至东南亚也有元宵节吃"大盆菜"的习俗,但其选菜、配料、烹饪方式保存完好的只有沙头下沙村了。区别在哪?
"材料有区别,做法有区别,程序也有区别。"黄主任说,下沙大盆菜,15道菜的材料是严格规定的,每道菜的顺序也有讲究。而且为了拿到上等材料,下沙村元宵节会到香港去购买材料。"大盆菜"将15道菜分灶锅煮成15种味,然后分层次盛聚在同一大盆内,一层一道菜,一菜一品味。"最下面是萝卜,然后是支竹,猪皮、冬菇、牙菇、芹菜、木耳、门鳝干、油豆腐、鱿鱼干、猪肉、鸭肉、炸鲜门鳝,最上面的是煎鱼和煎蚝。素菜多放下面,吸收荤菜的精华,所以特别好味道。"黄主任还说,蚝和鸭是要煎的,煎至皮焦肉黄松软时味道最佳;鲜门鳝、鱿鱼干和支竹是要炸的,酥酥韧韧很有嚼头;剩下的菜就需要焖或煮了,原汁原味全在其中。
"大盆菜里原来是有鲜虾这道菜的。"黄主任说,相传深圳西乡固戍的海边有一位老渔民,每年元宵前都给下沙村提供鲜虾。有一年冬天特别冷,老渔民在下海捞虾时被冻死,为了纪念这位老渔民,从此下沙村的大盆菜中,就不用鲜虾这一材料。
大盆菜的调味是十分重要的,而下沙的大盆菜正是以20多样配料调味香瓢四方。黄主任告诉记者,下沙有6个自然村,各村师傅都有自己的调味做法。为了统一,村里选出公认大盆菜味道做得最好的师傅-新村的老干部黄水英做指挥,统一调味。据悉,黄水英老先生过世后,就由他的妹妹黄桂兰继续指挥。
3、一种美味传承文化
"下沙人吃大盆菜延续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了。"掐指算了算,黄主任告诉记者大盆菜在下沙的"年龄"。明、清两代,当地人称为"新安盆菜",当时吃盆菜是用木盆盛菜,一桌用一个木盆,一张八仙桌,四条长板凳,八人一桌,方言俗称"吃盆"。后来下沙人丁兴旺,生活越来越富裕,闹元宵的人也越来越多,就改称大盆菜。时至今日,下沙人过元宵节吃大盆菜时,很少人用八仙桌和长板凳了。
"一直延续的大盆菜习俗,在文革期间中断了很多年,1994年下沙乡民及港澳同胞、华侨捐款修复九世祖黄思铭公世祠竣工后,这个传统习俗又恢复了。""为什么想到要恢复这个习俗呢?"黄主任告诉记者,那是下沙人的传统习俗,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传统的文化不能忘,更不能丢。
黄主任说,虽然下沙村在文革期间没举办同吃大盆菜的节庆活动,但这个传统在民间没中断过,村中很多人家里在喜庆和元宵节时,还能闻到那熟悉的香味。所以恢复元宵节同吃大盆菜的节庆后,家家能出师傅,人人能当帮手。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盆菜盛装的器皿也发生了变化。最初时使用的是敦厚的木盆,后来因为木盆不易清洁和难于保存,就用搪瓷盆替代,如今又用上了轻便的不锈钢盆。
4、一盆佳肴引回游子
传说当年乾隆帝下江南,吃过盆菜后津津乐道,有人问及菜式,他称之为"百鸟归巢",就是当今的大盆菜。"百鸟归巢"象征的是在外漂泊的游子回归故里,寻根祭祖。
据悉,深圳福田下沙村黄氏家族有4000多人,其中旅居海外以及港澳台同胞就有3000多人。每年元宵节,都会有旅居海外的同胞返乡探亲,与家乡父老同吃大盆菜。黄主任说,大盆菜民俗文化在海内外影响很大,激发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对深圳的热爱之情,很多游子就是因为想念家乡的味道,从千里之外赶回来。
"原来做个三四百席就够了,近年来是翻了十倍了!"黄主任说,下沙黄氏宗亲吃大盆菜近年来规模越来越大,海内外来宾的人数也每年增多。1995年时只有650席,到了1999年已经办到了2200席,2002年高达5310席,60000人共同品尝大盆菜,百来个大锅一同煮菜,出动了1000多人的力量,并创下了基尼斯世界之最纪录。
5、一个吃法蕴藏含义
生蚝萝卜共处一盆,翻上捞下不介意。黄主任说,大盆菜体现着一种平等的意识,还体现了人与人和谐共处、关爱体贴的亲情:你刚刚从田里上来满脚是泥?没关系;你穿着破旧坐在一富豪身边?不在乎;你不想吃上面的想翻下面的,没所谓......
围吃大盆菜,不一定要是黄氏的宗亲。每年元宵节,下沙的村民都呼朋唤友一起品尝美味。你可能是他们的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甚至你是元宵节那天到下沙凑热闹的人,都会被那热闹的场面吸引,会被热情的村民邀请一起吃大盆菜。
明年元宵节,到下沙村吃大盆菜去!
《深圳晚报》 2006-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