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步村位于福田区东部,建村于宋、元时期。该村东与罗湖区相连,南邻深圳河,河对岸便是秀美如画、山峦起伏的香港新界。深圳河上唯一的码头--上步码头,即坐落于该村。天然的地理环境,为上步村龙舟赛习俗的形成,创造了便利的外部条件。
解放前,该村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都要举行龙舟赛。龙舟比赛的场地就在村边的深圳河上。参加比赛的龙舟共有四只,分为两组。两只大船为成人组,另外两只小船为少年组。
龙舟是由村民自己用柚木板做成的。大船长约20米,船首装着请艺人雕刻的龙头。因为柚木喜潮湿而怕干燥,为了保护龙舟不朽坏,平时是将龙舟埋在河岸边的潮湿沙土里的。所以上步村的龙舟赛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在龙舟比赛前,村里先要举行一个仪式,将龙请起来。仪式由村里的长者主持。大家先把沙子扒开,将龙舟露出来,在龙舟前供奉猪头、水果、糕点,然后内长者焚香祈祷,行跪拜大礼。礼毕再将龙舟抬起来,从码头推下河。
龙舟比赛就在深圳河里进行。成人组在前,少年组在后。在热闹的鼓乐声和人们的呐喊助威声中,四条船就像四支离弦的箭,贴着水面飞速前进。河面上只见船浆翻飞、水花并溅,就好像整个深圳河都沸腾了。两个组的胜者将分别获得锦旗一面,并由村里出钱宴请获胜队队员。
龙舟赛结束后,要把龙舟从河里拉上来,又要由长者主持同样的仪式,然后将龙舟放进原来的坑里,掩埋好,以待来年再用。
改革开放后,上步村进人了城市化进程,村民的身份发生了改变,成为了城市居民。深圳河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沙岸没有了,龙舟也没有了。因此,龙舟比赛已终止多年,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了。
深圳河远景